常德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消费警示:警惕“炒鞋”等小众消费引发经济纠纷

发布时间:2020-04-28 15:10 信息来源: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一双原价一千多元的球鞋能炒到上万元一个原价一百多元的玩具能炒到上千元……“炒鞋”到炒“手办”,“冲、冲、冲” 已成为当下部分90后、00后年轻人的一种消费状态。

针对一双原本两三千元的球鞋炒到上万元高价等乱象,常德市消费者委员会提醒消费者:

首先,球鞋价格不属于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范围,实行市场调节,广大消费者不要轻易把“炒鞋”当做投资理财的手段,切莫投机

其次,消费者要理性看待球鞋文化,让球鞋回归原本的使用价值,要注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球鞋

最后,消费者在购买球鞋、手办或盲盒等物品时遇到消费纠纷可以拨打12315投诉举报热线或到当地消费者组织寻求帮助。

商家吹鼓“炒鞋”,本质上就是推广饥饿营销,背后暗藏营销套路,最后被骗的都是“被套路”的消费者,这与之前“炒普洱”“炒大闸蟹”等手段类似。年轻人把“炒鞋”当作一种理财手段是非常不理智的,“炒鞋”最突出的风险就是泡沫太大,球鞋价格容易被资本操纵。商家充分利用年轻消费者容易冲动消费的特点,对球鞋、手办等二级市场推波助澜,形成的市场泡沫值得大家警惕。(供稿:常德市市场监管局)


相关附件: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