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网】湖南株洲:聚焦米粉全产业链 守护市民“嗦粉安全”

发布时间:2025-05-08 17:09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本网讯  (记者 欧阳军 通讯员 黄镇 蔡畅 黄萍)清晨,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承载着市民平凡又质朴的幸福。为守护这份日常烟火气中的食品安全,近日,记者深入湖南株洲,对米粉产业从生产到餐桌全链条展开了食品安全深度调研。

米粉保存存隐患

近日,记者在湖南株洲市石峰区天源农贸市场周边餐饮店调研时发现,早餐店铺、摊点上的湿米粉都是常温摆放,且随意摆放在案板上。因气温升高,加之米粉放在操作间,火炉、锅子烧水煮沸,其环境温度远高于正常温度,存在储存隐患。

一米粉店刘老板告诉记者,米粉都是早上进的货,基本上当天就能销售完,如有剩余也会放进冷藏柜冷藏储存。鲜湿米粉保质期一般是24小时左右,在高温环境下容易造成米粉有黏稠感、变色或有异味,长时间放入冰箱也会有结块或变硬的情况。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后再放入冰箱冷藏,其米粉新鲜度是否还能得到保证,记者对此表示质疑。

配送环节有待完善

在走访米粉生产企业时,记者发现,株洲米粉行业自律意识已基本形成。据了解,当地已整合原有的几十家米粉小作坊,建成了湖南众诚食品有限公司、湖南鑫泰民食品有限公司、株洲市益康达食品有限公司等3家标准化生产企业,其中任何一家单日总产能都能覆盖株洲五区米粉的全部需求。这三家企业的生产管理都十分严格。株洲市益康达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志飞介绍,公司产品实行“每12小时一批次生产”,从原料检测到成品出厂,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另外两家企业也同步实施分时段生产制度,确保米粉的新鲜度。

从调查中发现,当前米粉产业的薄弱环节在于配送。一方面,部分终端商家存在米粉常温存放现象,环境温度较高,米粉容易变质。湖南鑫泰民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满云反映,在株洲,除了本地企业生产销售湿米粉,也有外地米粉企业在株洲市场销售,如果商家进货量过大,米粉在常温下暴露过久,这样配送终端的米粉质量保障难以把控。她表示,急需建立一个集中配送网络,并建议相关部门牵头引导,由企业共同出资打造标准化冷库及配送体系,实现市内全覆盖、按需配送的全程冷链闭环。黄满云的建议获得了其他两家生产企业的一致认同。另一方面,米粉正常温度下的保质期只有24小时,在火炉边的高温环境下保质时间更短。

“三端联管”模式将成现实

据介绍,株洲市市场监管部门对米粉生产企业的监管已实现常态化,重点强化对餐饮终端的巡查。该市市监局食品生产科科长邓文剑表示,年内会将集中配送网点的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推进,以完善配送的闭环管理,确保米粉从生产到餐桌的全链条食品安全。

从记者的调研情况来看,一碗米粉折射出食品安全治理的新路径。株洲米粉产业已经从手工作坊转变为现代工厂,从各自为战迈向抱团取暖、协同合作。株洲米粉的生产与销售均已达到一定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但配送环节仍存在不足,米粉配送冷链闭环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生产企业和商家纷纷呼吁构建集中配送网络,采取按需配送的冷链闭环,对保障米粉的新鲜度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株洲市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已开始着手网络建设,积极引导,株洲米粉产业后续将不断优化。“生产端标准化、流通端冷链化、监管端协同化”的“三端联管”模式将成为现实,将为这座工业化城市里的人间烟火增添食品安全的暖光,让市民放心嗦一碗心心念念的米粉。

相关附件: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