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网】湖南株洲构建“全链式”食品安全快检治理新体系,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本网讯 (记者 欧阳军 通讯员 黄镇 蔡畅)近日,记者从湖南省株洲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紧扣民生需求,以智管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为引擎,创新构建“政府主导+科技赋能+社会共治”食安治理模式,构建起“全链式”食品安全快检治理新体系,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靶向监测闭环管控,织密防控网 株洲市市场监管局聚焦蔬菜、水果等7类高风险品种,设立农药残留等15项核心检测指标,在农贸市场、学校食堂等5类重点场所定向抽检。同时设置“一老一小”保障专区,开展“你送我检”等特色活动,并根据季节动态调整监测重点。 对于发现的问题,建立“4小时快处+双轨溯源”机制,形成第三方锁定风险、监管所现场核查、市场方影像销毁的联动链条。该局食品流通科科长刘再武告诉记者:“我们已经对春季时令果蔬、水产品分别检测了7515个批次和702个批次,做到风险早预警,将食品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推动社会共治,强化长效治理 在推动社会共治方面,该局在全市设置了12台智能终端实时公示检测数据,开通“扫码溯源”查询功能,让群众能够清楚地了解食品的检测情况。打造“周三惠民日”品牌活动,实行“五区轮动”送检服务,标准化的流程吸引了众多群众送检。相关科普视频点击量超10万次,提高了广大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和认知度。 在强化长效治理方面,该局建立了部门联动、包保督导等“四通报”机制,针对校园餐具超标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合格率得到显著提升。推行“检测数据+信用监管”模式,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将快检结果纳入326家商户信用档案,倒逼商户自查自纠。 在株洲金世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食品检测流动检测点,株洲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科副科长王小兵告诉记者:“截至2025年3月底,株洲已经完成食品快检10020批次,筛查出阳性产品90批次,并做好了100%闭环处置,风险防控效能可控。” 下一步,株洲市将加快智慧监管系统建设,实现快检数据全接入,让科技赋能的“检测精度”转化为群众可感的“民生温度”。这一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不仅为株洲的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未来,“全链式”治理新体系将推动株洲食品安全监管高质量发展,确保群众吃得放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