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521号建议的答复

  • 索引号:430S00/2021-04005693
  • 发布机构: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文日期: 2021-05-17 16:14
  • 主题分类:
  • 名称: 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521号建议的答复

赵云海、李传荣等两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省将地理标志保护作为实施精准扶贫、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抓手,取得积极成效。目前我省有地理标志285个(件),其中地理标志产品80个,地理标志集体、证明商标205件,涉及养殖业、种植业和加工业等领域,分布在全省14个市州、102个县市区,拥有专用标志使用企业1200余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值近900亿元。安化黑茶、酒鬼酒、浏阳花炮、醴陵瓷器、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永丰辣酱等一批“湘字号”品牌脱颖而出,成功纳入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互保名单。有151个(件)地理标志保护地域范围覆盖了全省51个贫困县,地理标志及相关产业年产值逾700亿元,解决贫困地区就业22万人,“十三五”期间实现脱贫139万人。

另外,在推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试点示范方面,我们分别在城市、县区、园区、高校、企业等不同层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全省拥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园区8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建设试点示范县市区13个,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68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2所,湖南省知识产权建设强县39个,知识产权保护运用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比如,39个知识产权建设强县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4.19件,较全省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多6.05件;拥有地理标志108个(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超过18亿元,分别占全省总数的38%44%

二、主要措施

1、强化政策集成。打造地理标志品牌”被作为重点内容,纳入省委组织部等6部门联合开展的科技专家服务团“村播带货”科技服务活动。同时,农产品商标品牌、地理标志被纳入省政府出台的六大强农行动文件,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在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加强激励引导。在知识产权战略专项资金中建立了地理标志资助政策,对获得批准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理标志商标分别配套了10万元、5万元的资助标准,引导全省各地积极开展地理标志保护。

3、推动转化运用。新组建的省市场监管局先后资助500万元对40个地理标志开展了地理标志运用试点,张家界大鲵、桑植蜂蜜纳入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并获得50万元经费支持。组织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企业参加了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第二十七届杨凌农高会暨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展,拓展地理标志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了产品美誉度。

三、下一步主要措施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立足湖南工作实际和地域特点,继续盘活用好知识产权资源,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无缝隙续力乡村振兴。建立农村欠发达地区知识产权帮扶机制,推动实施专利技术强农、商标品牌富农、地理标志兴农工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有效衔接。支持指导农业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分析预警,针对核心技术形成高价值专利,推动区域品牌商标、地理标志培育和运用。积极推动涉农知识产权海外布局,通过PCT国际专利、马德里国际商标申请,推动地理标志国际互认互保,推动“湘品出湘”“湘品出境”。

二是高质量推进示范引领。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科学编制知识产权“十四五”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规划,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知识产权高校中心试点等工作,促进涉农专利技术向农业领域转移转化,不断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整体水平和能力。

三是全方位抓好协同推进。充分发挥省知识产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力争出台我省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协会和社会组织参与”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同发改、教育、科技、工信、财政、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协调,加强政策协同、业务联动,推动知识产权和互联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构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格局。

感谢你们对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运用处吴廷瑞

联系电话:0731-85693350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517

相关附件: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