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9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从跻身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到成为国家营商环境评价知识产权指标标杆城市,十年来,长沙知识产权实现了从示范到标杆的蝶变。16日,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侯向宇用翔实的数据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把知识产权作为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作为全国唯一集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等6项创新任务于一体的城市,长沙聚焦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有力保障,构建了“1+N”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设立了知识产权局并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又先后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法庭、检察局、犯罪侦查支队、仲裁院、人民调解委员会、保护协会等专业保护机构,成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最为健全的城市。
同时聚焦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动力支撑,构建了产业、平台、资本“三位一体”知识产权运营模式,累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13项,有力支撑了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发展。率先全国出台驻长高校知识产权就地转化若干措施,推动465件高校专利在长转化,转化金额超过24亿元。积极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在湘江新区落地,助力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长沙在全国首批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绩效评估中排名第一。
聚焦为科技创新主体营造良好生态,构建了全国一流知识产权营商环境。率先启动非特区城市全领域地方知识产权立法。突出知识产权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发明专利授权由平均22个月缩短到最快28天。
下一阶段,长沙将全面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着力在高质量创造、高标准保护、高效益运用、高效能管理、高水平服务上实现新突破,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提供强力支撑。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