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知识产权促强省丨科技成果转化路演 用好高校主战场

发布时间:2019-11-20 15:38 信息来源:红网

“全自动血培养仪可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临床血液样品中微生物培养、检测和抗生素效能的体外检测相关设备也可应用于血防站、卫生防疫、食品、制药等诸多领域。”在湖南大学组织的“融创·湖大”科技成果转化系列路演活动上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何凤姣教授团队与嘉宾热烈交流着。

为发挥高校知识产权主战场的作用湖南省从2018年开展高校知识产权中心建设通过政府引导加学校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整合高校、中介、金融、政府、企业各方资源引导高校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探索更加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湖南5所高校挂牌知识产权中心

知识产权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而高校是我国知识产权界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一方面高校作为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摇篮,向知识产权领域输送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高校作为重要的专利申请人主体为我国知识产权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85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确定第一批高校知识产权中心建设试点单位和试点培育单位的通知》,确定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工业大学为湖南省首批高校知识产权中心建设试点单位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为湖南省首批高校知识产权中心建设试点培育单位。2019又有湖南师范大学、湖南文理学院两所高校进入试点。同时长沙理工大学已经通过中期评估,由培育转为试点

2018年的5所高校均已挂牌成立知识产权中心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制度机制,引入或调入运营服务团队开展各项工作

据统计20185所高校专利申请和授权分别增长28.14%21.15%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分别增长30.59%16.69%知识产权运营工作起步较好,2018中南大学知识产权运营金额3.2亿元湖南大学知识产权运营金额2.39亿元湖南工业大学成果和知识产权转化直接收益5270万元长沙理工大学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金额1.4649亿元5所高校引进或培养专业人才达120

商业项目发布线上线下联动机制

湖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目前正大力推进每周开展成果转化研讨活动将一个个科技成果孵化成商业项目。商业项目的发布渠道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机制线下有路演活动汇聚优势资源,线上则有中心微信公众号持续发布信息

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团队的“基于核酸适体的全自动无创产前诊断仪”项目、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何凤姣教授团队的“全自动血培养仪及试剂开发”项目、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邱仁华副教授团队的“第三代抗肺癌药物中间体合成技术及其第四代I类新药开发”项目、湖南大学生物学院朱咏华教授团队的“新型生物农药——超高活性植物内生放线菌的开发”项目等都出现在该校组织的“融创·湖大”科技成果转化系列路演活动上与会嘉宾们就项目技术路线、产业化阶段、资金需求、初创团队需求、市场前景、学校转化流程等关心的事项展开进一步的询问与讨论。

“路演就是为了促进科技、企业与资本的融汇融通推动‘硬科技’的创新创业,加快科技成果就近就地转化”湖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曾志媛说。

曾志媛表示湖南大学一直希望能和各界有志之士携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让学校的科技成果尽快为湖南省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以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让科技成果更多地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类。

湖南省知识产权局介绍一年半以来,首批试点单位和培育单位逐步建立并实施知识产权统一管理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制度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正在全方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首批高校知识产权中心的试点时间为2018年至2020成熟后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进行全省推广。最终帮助高校打造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于一体的中心形成知识产权管理的长效模式,服务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支撑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实施。

红网时刻记者 刘璇 长沙报道


相关附件: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