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知识产权重大诉讼动态(2025.08)
(一)苹果公司称Apple Watch设计疑似遭窃取并流向竞争对手 2025年8月21日,苹果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区地方法院提交诉状,指控前工程师Chen Shi复制商业秘密。Chen Shi于2020年至2025年在苹果公司担任传感器系统架构师,被控在加入竞争对手旗下位于美国硅谷的InnoPeak研发中心前,擅自获取了机密信息。 诉状显示,Chen Shi在离职前数周,从苹果公司受保护的Box文件夹中下载了63份机密文件,并复制到USB设备中。同时,他还与多位同事进行了一对一会议,以试图搜集相关信息。 据苹果公司称,被窃取的文件涉及Apple Watch的健康技术,包括PPG(光电容积描记法)、ECG(心电图)功能以及专有的温度传感方案,还涉及芯片工程文档和产品路线图。苹果公司指出,内部聊天记录显示,Chen Shi向竞争对手健康业务副总裁表示,他正在“尽可能多地收集苹果公司的信息”,以供日后分享。据称,这位竞争对手高管并未拒绝该提议,甚至回复了一个“OK”表情符号,苹果公司将其解读为默许。 竞争对手在向《南华早报》发布的声明中回应称,“未发现任何证据显示这些指控与该员工在竞争对手任职期间的行为存在关联”。竞争对手还表示,将积极配合法律程序,并有信心澄清真相。 虽然竞争对手在美国知名度不高,但其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具有重要地位。竞争对手于2020年进入智能手表市场,而苹果公司的Apple Watch则早在2015年就已问世。竞争对手位于美国硅谷的InnoPeak研发中心,地理位置靠近苹果公司总部。苹果公司认为,竞争对手利用该办公室吸引其工程人才,并获取知识产权。 苹果公司的诉状援引了2016年颁布的Defend Trade Secrets Act(《商业秘密保护法》),该法为企业追诉商业秘密窃取行为提供了法律途径。苹果公司还主张Chen Shi违反了他在2019年签署的保密协议。 此案与以往多起诉讼存在相似点。苹果公司曾就Apple Watch传感器专利与Masimo(迈心诺公司)展开诉讼,也起诉过前员工,例如Rivos芯片案。2025年7月,苹果公司还指控一位前Vision Pro工程师在离职前复制机密文件。 这类案件的核心问题在于,员工离职时带走技术文件或客户资料,可能让竞争对手获得不当优势。在创新成本高、监管审批缓慢的市场环境中,这种“捷径”可能改变行业格局。 健康传感器是苹果公司可穿戴设备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自2018年起,Apple Watch开始提供ECG(心电图)应用,后续推出心房颤动历史追踪等功能。温度传感器与血氧监测进一步强化了其健康管理能力,使Apple Watch超越了一般的数字手表。 据报道,苹果公司的工程师多年来优化硬件和算法,以实现手腕心率的精准监测。若这些技术被竞争对手获取,相当于让竞争对手节省了大量的研发成本。 诉状中提到,Chen Shi在下载文件期间曾在线搜索“如何清除MacBook文件”以及“是否有人看到我在共享盘打开了文件”等内容。据称,他还对同事隐瞒了跳槽计划,声称离职是为了照顾年迈父母,而非透露即将加入竞争对手。 这些细节可能作为陪审团的参考资料,但也反映出硅谷普遍存在的问题:工程师不仅掌握技术,还能访问数字化信息库,面临着带走公司机密的诱惑。 若苹果公司胜诉,竞争对手可能被禁止使用与被窃文件相关的任何技术,Chen Shi也可能面临违约赔偿。苹果公司还可能要求进行取证审计,以确认竞争对手是否已在产品中使用相关数据。 苹果公司将此案定性为“背叛”:一位受信任的工程师在离职前窃取商业秘密,并提供给竞争对手。陪审团是否采信此说法尚不确定,但风险已然显现。Apple Watch通过健康数据与消费科技的结合成为市场领导者,苹果公司不会允许竞争对手以不正当方式缩短差距。对于竞争对手来说,这场诉讼可能成为其可穿戴设备战略中一道昂贵而复杂的阻碍。(编译自GLOBALLAW网站) (二)圣保罗法律对决:99与Keeta在巴西外卖市场正面交锋 在巴西蓬勃发展的外卖行业中,一场高风险的法律冲突正在上演。中国网约车巨头D的巴西子公司99,正与中国科技企业M支持的竞争对手Keeta对簿公堂。这场法律纠纷不仅反映了两大企业在拉美最大科技市场中争夺主导权的白热化竞争,也揭示出战略层面的激烈博弈。 据路透社报道,2025年8月18日,99在圣保罗正式提起诉讼,指控Keeta侵犯其商标权并从事不正当竞争。控诉核心在于Keeta应用程序在颜色、字体及整体视觉风格上对99的模仿,称此举易导致消费者混淆,并试图不当利用99已建立的品牌声誉。99请求法院判令Keeta修改其品牌标识。该诉讼是对Keeta早前诉讼的回应。Keeta方面指控99采取反竞争策略,强迫餐厅合作伙伴只能在最多两个外卖平台上运营。 99主张,Keeta在视觉设计上的选择属于有意“搭便车”行为,可能误导用户、损害品牌区分度。 Keeta则辩称其品牌色彩与字体风格沿用了中国科技企业M十多年来的视觉体系,并已在Keeta品牌中延续使用三年,否认存在混淆意图。 此案的商业背景是市场份额争夺战。中国科技企业M通过Keeta进军巴西市场,宣布五年内投资56亿元人民币(约合11亿美元)。99则依托中国网约车巨头D的出行网络和移动支付系统,已构建出较为完整的服务生态;而中国科技企业M则试图借Keeta切入该市场,打破现有格局。 此次法律冲突发生于巴西复杂的商业环境之中。高税负的Programa Remessa Conforme, PRC(合规汇款计划)及类似欧盟GDPR的《通用数据保护法》,均为跨国科技企业带来显著的合规挑战。 本案法律议题主要有三:第一,商标争议,可能重新界定新进企业在巴西市场中的品牌实践边界;第二,反竞争行为,或将影响平台间排他性协议的法律认定与适用范围。第三,外资企业合规监管,凸显跨国科技公司在动态数字市场中面临的合规复杂性。圣保罗法院的审理进展受到密切关注,近期或将就临时禁令或品牌修改作出裁决。判决结果可能影响餐厅与合作平台之间的合同结构、应用商店推广策略及消费者使用习惯。司法结果亦可能左右投资者对巴西数字市场战略价值及外资回报预期的判断。 这场起源于品牌仿冒争议的诉讼,已迅速演变为一场涵盖更广泛问题的法律对抗。99与Keeta在法庭上的交锋,体现了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监管与全球科技竞争在市场中的交汇。 无论法院最终就商标侵权或反竞争行为作出何种认定,其判决都将对拉美数字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也为跨国企业在新兴市场中应对品牌、竞争与合规问题确立先例。目前,巴西已成为全球外卖市场竞争的前沿阵地,而本案也有望成为未来类似国际商事纠纷的一项标志性裁决。(编译自GLOBALLAW网站) (三)中国某企业因知识产权侵权或遭美国市场禁入14年8个月,成里程碑式制裁案例 ITC(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认定,中国显示面板制造商J集团非法窃取Samsung Display(三星显示)的商业秘密,并决定对其OLED面板实施长达14年8个月的美国进口禁令。该裁决预计将严重削弱J集团在高端电子零部件市场的竞争力。 据法律界人士透露,ITC在7月11日初步裁决的基础上,现已正式发布进口禁令。初裁明确指出:“尽管三星显示采取了严密的安全措施,仍非法获取并使用了其商业秘密。”初步裁决原建议禁令期限为15年5个月,最终命令略有缩短。 尽管最终裁决将于11月公布,但金融及显示行业分析师普遍认为翻盘可能性极低。理由包括初步裁决几乎全面支持三星显示立场,以及预计特朗普政府在対华政策上不会放软态度。这一裁决对J集团的全球业务战略影响深远。美国不仅是高端电子消费品的最大市场,也是全球IT制造商的关键销售阵地。J集团作为iPhone的OLED屏幕供应商之一,市场份额目前位居三星显示和LG Display(LG显示)之后,排名第三。OLED面板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核心组件,这意味着J集团的核心业务将遭到直接冲击。 ITC的裁决被视为韩国显示产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韩国显示行业长期声称其因不公平竞争而遭受损失。近15年的进口禁令时间跨度覆盖多个产品迭代周期,J集团将难以挽回市场份额。这一裁决也再次凸显了在全球显示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技术流动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敏感性和复杂性。目前该行业的投诉主要包括未经授权使用竞争对手的专有工艺、设计图纸、制造配方及测试数据。三星显示和LG显示均表示,在高端面板市场的份额和利润因此类行为受到侵蚀。中国厂商主导的价格战进一步削弱了高技术含量产品维持溢价的能力。 2022年12月,三星显示就向ITC提起对J集团的专利侵权诉讼;随后于2023年10月,再以商业秘密侵权为由起诉J集团及其子公司。三星显示指出,J集团通过现有或前员工及合作方窃取了其专利技术与商业秘密。J集团始终否认所有指控,但在今年3月,ITC已在专利侵权案中作出有利于三星显示的裁决。此次商业秘密侵权案的判决及近15年的进口禁令,被业界称为重建市场公平的关键一步。 此次裁决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将技术争议从传统的双边诉讼层面提升至国际治理层面。以往类似案件往往局限于当事人之间的刑事、民事诉讼或分散的国际仲裁程序。ITC的介入释放出一个信号:涉及核心技术使用与知识产权的争议,不仅关乎个别企业之间的纠纷,也可能影响到国际贸易秩序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稳定。该裁决具有开创性意义,表明相关行为一旦被认定为不当,企业不仅可能在所在国面临法律责任,还可能在其他市场受到限制。 此外,该判决也被认为可能对高端人才和核心技术的流动起到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作用。过去,研发人员与工程师跨企业、跨国流动后,即便出现争议,往往仅涉及有限的民事责任。而在当前的治理环境下,如果被认定存在不当获取或使用技术的情形,可能会带来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从而形成更强的合规约束,减少潜在风险,推动技术流动更加透明、规范。 从全球供应链的角度来看,本案也凸显了强化技术安全与专利保护的重要性。在半导体、电池、生物技术等高技术领域,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受到关注。观察人士预计,未来国际社会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完善知识产权的执法与合规机制。各国政府与多边机构可能通过协同行动,减少技术使用中的不确定性和潜在争议,逐步形成共识:技术合规不仅是商业规则的一部分,也是维护国家安全与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编译自ECONOMY网站)
一、海外知识产权重大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