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0年全省食品安全工作深化改革典型创新举措的表扬通报

发布时间:2020-12-25 09:51 信息来源: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2020年全省食品安全工作

深化改革典型创新举措的表扬通报

各市州食安办,省食安委各成员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激励各地各有关部门真抓实干,形成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狠抓落实的生动局面,促进我省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省食安办组织在全省开展了食品安全工作深化改革典型创新举措推选,重点推选在食品安全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党政同责,食品安全规范监管、智慧监管、重点整治、执法办案、行刑纪衔接等,食品安全支持保障、产业发展、社会共治、配套服务、行业管理等体系建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服务六稳”“六保”、帮扶企业发展、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等四个方面真抓实干,出台实施的重大举措或独特创新举措。

各市州食安办和部分省食安委成员单位层层发动、踊跃推选,共申报典型创新举措64个,内容涵盖从农田到餐桌各重点环节和领域,很多创新举措具有较强推广、借鉴价值。经组织专家进行多轮比选,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决定对长沙市创建标准化配送站点等13个典型创新举措予以通报表扬,其中,市县案例10个、省直单位案例3个。希望受到表扬的地方和单位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问题导向,践行四个最严,落实党政同责,学习借鉴典型经验做法,发扬实干精神,勇于攻坚克难,着力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持续提升我省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切实守护好三湘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附件:2020年全省食品安全工作深化改革典型创新举措


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01216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附件

全省食品安全工作深化改革典型创新举措

(共13项)

一、长沙市:创建标准化配送站点 保障网络外卖最后一公里食品安全

全面落实外卖配送管理责任,督促指导网络订餐平台和送餐单位建立健全配送站点的建设管理标准,打造管理规范、安全有序的标准化配送站点,做到硬件上有标准,软件上有规范,实现送餐行为及场所环境等全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二、宁乡市:开展体检式预警检查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

市政府出资购买服务,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体检式预警检查,三年来共投入近100万元,帮助113家企业排查食品安全隐患940个。狠抓野生蘑菇风险防控工作,通过精准指挥、精准宣传、精准管控、精准救治,筑牢组织领导、群众思想、巡查监管、生命安全等四道防线,野生蘑菇中毒人数逐年大幅下降,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在全省作经验交流。

三、株洲市:流通环节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体系建设纳入民生100”工程

市委和市政府将流通领域食用农产品快检列为民生100”工程重点推进,全市城区共建成69个快速检测点,4年来检测生鲜蔬菜654541批次,生鲜肉45305批次,水产品32429批次,其他类75222批次,总量771557批次。全市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体系已见成效,确保了老百姓菜篮子安全。

四、常德市、郴州市:全面禁止城区交易和宰杀活禽 确保禽产品安全

为防止疫病传播,确保禽产品质量安全,常德市自202091日起,在市中心城区全面禁止活禽交易宰杀,区县市于1231日前全部关闭,由定点宰杀企业提供禽产品冷链配送。

郴州市明确自2020320日起,在市中心城区实施家禽集中屠宰和配送,并禁止在城区农贸市场、超市等公共场所进行非法活禽交易和宰杀活禽。

五、娄底市、怀化市:全面贯彻落实党政同责 实行食安委双主任制

娄底市委书记、市长担任食安委双主任,制定工作责任清单,形成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全面抓,分管战线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并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绩效考核负面清单,通过增加绩效考核中食品安全权重,进一步传导压力,压实责任。

怀化市食安委实行双主任制,进一步强化了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

六、望城区、洞口县:创新举措加强农村集体聚餐管理

望城区率先在全国成立农村厨师协会,出台《望城区农村聚餐管理考核办法》等18项制度,采用协会行业自律+公司化移动餐车+中央厨房的新模式,由服务公司进行系统化管理,对农村集体聚餐14种行为进行统一规范,实现从零散到集中的管理模式转变。

洞口县依托乡镇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对全县341名流动厨师开展摸底建档和专项培训,建立聚餐申报制、全流程监管制。县财政按全县户籍人数拨付专项资金45万元,购买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保险,有效保障农村集体聚餐安全。

七、永州市:全面推进食品生产经营证照合一改革 积极优化营商环境

建立一次告知、一套资料、一窗受理、一并办结、一张执照审批机制,将食品生产经营等7大类23个事项整合为1个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先证后核、集中核查、多证合一、一日发证。其中,将仅销售预包装食品改为备案,将食品经营、食品小作坊加工纳入证照合一范围,食品经营许可由县级市场监管部门授权基层市场监管所(分局)实施。改革后,食品经营证照由最多7个减至1个、办理时限由最多27个工作日减至1个工作日内、申办材料由累计46份减至14份,实现了只进一次门、办成多项事目标,大幅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岳阳县:建成应用食品安全监管追溯和餐饮明厨亮灶平台

自主开发建设由监管、交易、溯源、查询、明厨亮灶等五大系统组成的食品安全监管追溯和明厨亮灶平台,食品执法人员通过手机APP小程序,基本实现从农产品市场准入到生产经营各环节来源可溯、流向可追、问题可查、责任可究、远程可视的电子监管。目前平台注册执法人员186人,注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5552家,录入日常监管记录8050次、责令改正任务173条;追溯用户737家,追溯记录 84207条,溯源食品超391万斤;明厨亮灶系统接入学校食堂和餐饮单位77家,接入摄像头378

九、平江县:采取切实措施加大食品安全投入保障

建立县乡村组四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和综合管理责任制度,实行食品安全工作月考评制度,对乡镇(园区)每月统计、排名、通报和讲评。县财政2020年预算安排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专项经费1100万元以上,按全县人口计算人平11元,其中,食品抽检监测专项经费600万元、基层所专项工作经费210万元(每所15万元)。

十、张家界:四破四立加强小餐饮安全监管

为推动餐饮行业的提质升级,以小餐饮整治为切入点,从四破四立入手(破解政策障碍,建立无证经营合法办证的指导规范;破解标准盲点,建立餐饮提升规范经营的实操标准;破解执法难点,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联合机制;破解责任缺失,建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责任体系),打破单一部门监管工作的局限性,建立全方位、多维度、无缝隙的监管新模式。

十一、省市场监管局(省食安办):探索建立以责任落实推动食品安全工作落实系列机制

省食安办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协调推动,我省在压实食品安全责任方面频出新举措、打出组合拳:一是明晰工作责任。在全国率先研究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事权清单,同时建立领导班子食品安全责任清单、监管部门责任清单、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二是建立巡视机制。在全国率先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省委巡视检查,并建立常态化检查机制。三是探索行纪衔接。省食安办联合省纪委监委有关部门深化民生领域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整治,对发现的重要线索实行一案双查。四是激励真抓实干。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省政府真抓实干表彰激励,对全省开展食品安全工作改革创新的典型予以激励。

十二、省农业农村厅:湖南省创新推进农产品两证+追溯制度

省农业农村厅以质量强农行动为抓手,一体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身份证和国家追溯平台两证+追溯制度,省委省政府在考核、资金方面给予政策支撑,与市场监管、粮食物资等部门加强闭合式监管机制建设,滚动推进88个县整体创建,通过加强宣传培训、组织展示展销、投保质量责任险扩大知名度与公信力,全省9800余家企业进入平台、赋码产品12000余种,合格证管理主体8900多个、开具合格证220余万份。

十三、长沙海关:积极推进永州蔬菜直供香港试点工作

202079正式启动试点,永州成为目前全国除广东以外唯一通过陆路为香港直供蔬菜的试点城市。试点改变了之前需在深圳海关实施检验检疫后,再采用粤港两地车经文锦渡口岸运往香港的间接供港模式,永州蔬菜可以实现在产地检验、产地发货、直供香港。


相关附件: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