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五化联动”促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

发布时间:2020-12-16 09:09 信息来源:红网时刻

红网时刻通讯员孙梦霞朱家琳张家界报道

近年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坚定不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着力解决从农田到餐桌的突出问题,坚持“五化联动”,促进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在2019年全省食品安全考核中,武陵源区被评为A级先进单位。

组织化保障推动食品安全工作落地见效

武陵源区委区政府把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印发《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关于落实党政同责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并由区长任区食安委主任,推动基层党委政府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明确抓好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体系和执法能力建设、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等全区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建立定期调度机制、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绩效评估机制、风险交流管理机制“四项机制”,要求各部门通力合作,扎实有效推进食品安全工作。

图片1.jpg

武陵源区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

科技化手段提高食品安全科学监管水平

今年,武陵源区启动“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利用AI智能分析、大数据分析、区块链防伪新技术,开发“武陵源阳光市监”APP,计划指导100家餐饮单位入驻平台,在线直播后厨操作情况,实时抓拍13类食品安全问题。

目前,已指导95家餐饮单位入驻平台,上线点位数105个,基本完成全区所有学校食堂、核心景区餐饮单位、连锁餐饮单位和旅游团餐接待单位入驻,全面落实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和食品加工操作过程可视化,实现“阳光共治”“主体自律”“靶向监管”“动态跟踪”。

图片2.jpg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快速检测

体系化建设强化食品检验检测综合能力

近两年,武陵源区不断加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力度,初步建成“职能部门监管、专业机构实施”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一方面,推进县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体系,配置样品室、理化室、感官品评室、气相室、高温室等,安装强排风、废气废水处理、集中供气、弱电等系统。同时,建立大数据库,对检测过的产品建档立册,为政府决策和监管执法提供数据支撑,并建立了一支24小时待命的具有法定资质和技术能力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监测队伍,提供突发事件应急监测服务。

另一方面,推进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体系建设,分步骤引导农贸市场和大型食品经营市场主体建立独立快检室,目前城区2个农贸市场和1家大型商超、景区2家旅游团餐服务单位已建成食品快检室。城区2个农贸市场每日开展食用农产品快检并公示结果,学校、景区、城区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快检室的建设正有序推进。

专项化监管高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隐患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武陵源区集中力量开展专项监管,达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效果。武陵源区初步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包干到人、覆盖全区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络,将城区分为8个片区进行食品安全全覆盖整治,两年来共查封425家食品经营单位,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527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武陵源区市场监管部门立即取消休假,全员日夜奋战市场防疫一线,在食品安全、物资保障、价格稳定等方面作出的贡献受到省、市领导高度评价。同时瞄准重点领域严管细查,开展了“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百日行动”“护苗”“护老”等专项整治行动,整改问题1124个。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核心景区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通知》,压实属地政府、各职能部门旅游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严惩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两年来共办理食品相关行政处罚案件73件。

图片3.jpg

执法人员检查餐饮单位

社会化参与提升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

武陵源区始终坚持最广泛的宣传教育、最全面的部署动员,调动一切群众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2020年,武陵源区申请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区获得批准,拟从组织、人力、财力、政策四个方面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创建成功。同时持续强化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食品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宣传教育,通过集中培训、案件警示、上门宣传等方式,不断夯实经营者、从业者“尚德守法”食品安全理念,主动消除风险隐患,自觉守住安全底线,2020年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自查报告率和培训抽考率均为100%。

此外,武陵源区还进一步完善网络、电话、现场投诉举报处理机制,扩大群众监督和群众参与,两年来受理食品安全相关投诉举报203件,办结率100%,食品消费投诉举报处理畅通、及时、高效。

相关附件: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