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全省野生蘑菇中毒风险防控工作情况的通 报

发布时间:2020-06-11 08:46 信息来源: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全省野生蘑菇中毒风险防控工作情况的通报



    近年来,省食安办会同有关部门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和防控工作,全省野生蘑菇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致死人数连年下降。进入今年六月,我省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季,群众自采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密集发生,且事件数呈逐日持续增多趋势,永州多个县市区接连发生中毒事件,湘潭县出现误食中毒死亡病例,郴州、长沙、衡阳等地群体性中毒报告增多。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群众误食野生蘑菇中毒情况 

    据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2017—2019年,我省共上报毒蘑菇相关食源性疾病事件831起,发病2818人,死亡53人。其中:2017年共上报324起,发病1075人,死亡31人;2018年共上报289起,发病996人,死亡10人;2019年共上报218起,发病747人,死亡12人。截至6月7日,2020年以来全省上报野生蘑菇相关食源性疾病事件25起,发病76人,死亡1人。涉及全省7个市州。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

   

 序号  地 区   事件数(起)    发病人数(人)  死亡人数(人)  

    1     长沙市      4           11               0   

    2     株洲市      1           3                0  

    3     湘潭市      1           1                1   

    4     衡阳市      3           11               0 

    5     郴州市      4           18               0  

    6     怀化市      1           2                0  

    7     永州市      11          30               0  

    8     合 计       25          76               1   

    数据来源: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截止日期:2020年6月7日 

  

 其中因误食野生蘑菇中毒致死的报告1起,死亡人数1人。具体情况见下表: 

   序号    事件名称                           报告地区  发病数  死亡数  

    1    湘潭市湘潭县排头乡毒蘑菇中毒事件     湘潭县     1        1  

    数据来源: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截止日期:2020年6月7日 

    

     二、前段野生蘑菇中毒风险防控工作情况 

(一)提早调度部署。3月16日,省食安办下发《关于做好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的通知》(湘食安办〔2020〕4号),重点部署误食野生蘑菇中毒风险防控措施,要求各级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级食安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省食安委相关成员单位协调联动,启动预防野生蘑菇中毒风险防控工作。4月30日,省食安办、省市场监管局、省卫生健康委召开全省预防蘑菇中毒风险防控交流视频会议,开展应急演练和经验交流,进一步部署宣传防控工作,省市县乡四级有关负责同志共计4700余人参会。省食安办、省卫健委、湖南师大生命科学院、省疾控中心联合发布《湖南常见毒蘑菇中毒防治手册(第三版)》《湖南省剧毒蘑菇中毒诊断技术指南(第二版)》。 

     (二)广泛宣传教育。省食安办制作宣传资料光盘分发到各市县,联合红网、新湖南等媒体持续开展线上宣传。省委宣传部组织省内新闻媒体开展了科普宣传。各市州、县市区食安办积极牵头部署,督促组织基层力量,在乡镇、村组、高发地区入山口、农村集市、农贸市场等地设立警示牌、张贴宣传画、悬挂宣传标语、敲锣宣传,对往年多发频发的乡镇、村组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家庭重点关注,对农村留守老人、儿童以及外籍嫁入、外来务工等人群重点宣传,反复提示误采误食野生蘑菇的风险。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全省已印发宣传资料60万余份,设置宣传展板5384块,出动宣传车3200余台次,设置警示牌3.4万余块,电子屏滚动宣传标语7.5万余条次,悬挂宣传横幅5460条,微博微信转发毒蘑菇相关知识5200余条。

    (三)全面清查市场。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日常监管,严厉打击违法销售和加工野生蘑菇行为;宁乡、益阳等地的乡镇(街道)在大排查大整治中重点开展了野生蘑菇市场清查。教育部门督促学校和托幼儿机构强化日常管理,严禁非法采购加工食用野生蘑菇;洞口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有毒野生蘑菇防控”主题宣传活动。

    (四)全力组织救治。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了野生蘑菇中毒风险交流技术视频培训班,培训各地要开展有效的风险交流,建立健全了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报告和应急救治体系。省疾控中心建立了全省食源性疾病交流群,组织邀请中国CDC、湖南师大、湘雅医院等单位的专家24小时在线指导,有效提升应急救治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部分地方重视程度不高,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主动性不强,中毒事件密集发生、反复发生;有的宣传形式和渠道比较单一,宣传的针对性不强,贴近目标群众宣传不够;有的地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条件简陋,对中毒群众组织施救不及时,部分中毒群众家庭困难救治经费不足;一些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信息报送不及时,通报相关部门溯源协查等工作还存在漏洞。针对这些问题,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责任担当,及时总结分析,做到举一反三,扎实做好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有毒野生蘑菇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为全省食源性疾病事件的主要致病和致死因子。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立即行动,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防控工作力度,及时遏制群众自采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抬头的趋势。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市州食安办和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4月30日全省预防蘑菇中毒风险防控交流视频会议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拿出具体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建立完善常态化的宣传预防、应急救治、防控保障等机制,确保实现今年全省农村居民毒蘑菇防控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中毒事件和人数继续下降的预期目标。

(二)强化部门联动。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切实加强对野生蘑菇宣传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食安办要牵头抓总,加强统筹协调、督查督办、跟踪问效,建立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各级市场监管、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要加强市场清查,严防有毒野生蘑菇流入食品和食用农(林)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组织本区域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做好临床救治设备、解毒药物、检测仪器设备和标准品等方面的应急准备,有效开展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医疗救治和调查处置工作;重点县(市、区)要加强应急值守,一旦接到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报告,要在第一时间开展救治工作,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病情严重的要及时安排转诊。各级食安委有关成员单位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加强对学校和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交通运输场所和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的日常管理,加强对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三)持续开展宣传。各地要立即层层部署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工作,特别是要发挥乡镇(街道)、村组(社区)联系群众的优势,加大入户宣传的力度。各级宣传部门、教育部门要组织加强预防野生蘑菇中毒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倡导在重要地段设立永久性宣传牌,开设常态化的宣传课,发挥食品安全保险的公益救助功能,探索建立完善宣传预防、应急救治、防控保障等长效机制。

    各地要严格参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有关规定和程序报告野生蘑菇中毒情况。对于宣传、救治、防控工作不到位,大范围或反复发生群体性中毒事件的,将进行通报或约谈。             


                                                                       

 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6月9日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相关附件: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