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益阳多部门精细服务 助力2043家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当前,益阳市已有1038户市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1005家农产品、粮油生产加工、商贸流通企业复工复产复市。为做好下阶段全市防疫用品和生活物资市场供应,益阳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等市场供应组成员单位,坚持以疫情防控稳定企业生产经营、以企业经营保障疫情防控,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全力维护正常经济市场秩序。 织密防护网 严把企业复工“防疫关” 自企业复工以来,市市场监管部门发布《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食品安全监管的十条措施》,向复工企业发放疫情期间复工指导手册,组织对复工企业食堂开展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检查,切实守住食品安全“入口关”,对检查单位晨检制度、消毒措施、食材采购溯源、加工操作落实情况进行严格把关,对购进的米、面、馒头、食用油、成品菜及食品包装容器进行抽样送检。同时,进一步加大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使用不见面、无接触等新配送方式,落实“食安封签”,严厉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途径。 2月12日,各成员单位驻企联络员迅速进驻企业开展“一对一”复工复产防疫工作指导,指导复工复产企业落实进入厂区人员测量体温、配戴口罩、员工食堂分开就餐、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把好复工生产安全第一道关卡。 2月21日,市市场监管局深入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中药熬制点津湘药业厂区,对熬制预防新冠肺炎中药的原材料进货、验收等质量环节进行检查,确保中药饮片质量,为眼下急需的防疫中药“把关”。 此外,各单位持续加强对商场超市、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单位、野生动物市场、餐饮门店的监督检查,抓紧抓细抓实各项防控措施,为复工人员身体健康和百姓生命安全织好疫情防护网。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交易市场7503个次,经营户34940户次,药品医疗器械市场主体14139个次,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行为55起。 实施精准帮扶 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与其等待寒冬过去,不如主动拥抱春天。从2月6日以来,各单位一边严密防控,积极应对疫情,一边采取一系列举措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为有效缓解防疫物资供不应求的局面,全力支持企业转产疫情防疫物资,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先后10次深入市内多家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实地指导车间改造,检查原材料质量,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存在的难点问题。现各条防疫物资生产线安装接近尾声,生产项目蓄势待发。 此外,全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行注册登记全程“网上办”,优先保障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医用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适当延长电梯维保周期,合理维持认证、许可证书周期,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工信部门和商务部门积极组织、支持、协调农产品生产和商贸企业复工营业,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居民生活服务,确保商户和企业在做好防疫工作前提下,有序恢复商贸经营。 “疏堵结合”稳市场 众力齐心抗疫情 2月18日,益阳中心城区4家大型连锁超市率先向社会和市民作出承诺:疫情期间,不管压力和困难多大,超市一定正常营业,所有商品一律不涨价、不哄抬物价、不囤积居奇,保质保量供应,让市民放心消费。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推进落实,保障人民群众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尤显重要。期间,各单位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全面做好市场供应工作,凝聚群众力量,同心同向、共克时艰。 全市市场监管监管部门采取约谈会、提示信、告诫书、公开承诺等方式,有效疏导企业战胜返岗复工的不安情绪,让企业坚定复工复产的信心。对发烧顾客和不佩戴口罩者严禁进入超市,堵实外来疫情感染风险。同时,开设12315热线应急通道,及时办理群众涉及疫情防控的投诉举报722件,对不诚信守法经营,囤积居奇和抬高价格行为,坚决予以严厉打击。 目前,益阳市米面油肉蛋菜等民生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窄幅波动。防疫物资除口罩供应紧张外,医用酒精、消毒水市场供应情况有所缓解。(供稿:益阳市市场监管局
田晶 黄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