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网】湖南株洲芦淞区:多部门联动用双轨监督模式筑牢校园食安防线
本网讯(记者 欧阳军 通讯员 黄镇 蔡畅)校园餐的安全与品质,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9月24—25日,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组织了一场贯穿食材配送源头企业与学校餐桌的全链条、多节点调研活动,旨在持续深化校园食品安全治理,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问题,芦淞区用“食材溯源+校园验收”的双轨监督模式,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直击供应链源头,严把食材准入关 9月24日晚,芦淞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学校食材统一配送的样板企业——望家欢农产品配送公司进行了夜间溯源检查,旨在真实了解食材在配送前的处理与质量控制状况。 在公司检测中心,执法人员详细查看了日常快检流程和电子溯源系统。据该公司质量管控经理介绍,公司已建立完善线上食品溯源体系。在食材配送前,公司会要求所有供应商将供货产品的相关企业资质、第三方检测报告、批次检测证明等票证资料提前上传至系统。随后,系统会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订单内容生成唯一的、与之对应的溯源码。“客户只需用微信扫一扫,就可以轻松查到溯源信息和检测信息,信息透明公开,真正做到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该经理解释道。 在分拣加工区域,执法人员实地检查了食材的筛选标准与操作规范。记者在现场看见,分拣员正在对食材进行严格筛选,对形状、规格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如异形黄瓜等)均予以剔除,确保进入校园的食材品质统一、安全。 该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从源头开始的精细化、标准化管控是校园食品安全的基础,监管部门将持续强化对配送企业的日常监督与突击检查,确保各项制度执行到位。 深入校园体验,守护学生餐安全 9月25日,芦淞区教育局、市场监管局联合株洲市食品安全协会来到芦淞区枫溪小学,通过实地查看、陪餐体验等方式,检验食材从企业到校园餐桌的实际情况。 在学校食堂,调研组深入后厨,对食材的储存环境、加工流程、留样制度等环节进行了细致检查。 当天在该学校陪餐的芦淞区教育局总督学邓宇林介绍,为确保食材源头安全,全区中小学食堂的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供应均通过公开招标方式,优选资质齐全的龙头企业。各个学校均建立了“分类储存——规范加工——48小时留样”的标准化闭环管理流程,并每日开展卫生消杀与设备维护。同时,全区大力推行“明厨亮灶”工程,借助视频监控将后厨操作过程向监管部门和家长和学生公开,主动接受监督。 据了解,芦淞区已建立起一套常态化的社会共治监督机制。每个学校成立了膳食委员会,严格落实家长代表陪餐制。膳食委员会每月组织家长代表进入食堂,实地查验食材品质、观看操作过程、品尝菜品口味、核对管理台账。该区教育局还会定期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培训与督导检查,并将每学期开展的师生满意度测评结果作为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形成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长效机制。 株洲市食品安全协会会长谭贵雄在芦淞区枫溪小学亲身体验了校园陪餐后,对芦淞区在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上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他表示:“学校在食品安全上所推行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家长膳食委员会这种开放、透明的监督机制,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极大地增强了家长的社会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