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湖南构建外卖安全新生态 食安封签为“舌尖安全”护航
央视网消息 美食一直以来都是湖南的鲜明标识,从火辣鲜香的湘菜到街头巷尾的特色小吃,不仅滋养着当地人的味蕾,更吸引着八方食客。如今,随着网络餐饮的蓬勃发展,各式湖湘风味正通过外卖平台,高效便捷地进入千家万户。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湖南省外卖相关经营主体已超过13万家,日均外卖配送量突破160万份,外卖日益成为湖南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份便捷背后,舌尖上“最后一公里”的安全保障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一份标注着“相守湘签”的食安封签,正悄然成为湖南人餐桌上的“安心密码”。 破解外卖安全痛点,制度保障是根本。2024年,湖南省以修订《湖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为契机,首次将“食安封签”纳入地方性法规,明确要求“消费者要求使用食安封签时,小餐饮必须依规进行封装”。同时,配套出台的《关于推广使用网络餐饮外卖食品安全封签的指导意见》和地方标准《一次性食品安全封签管理技术规范》,进一步细化封签材质、使用场景及检验标准,为推广工作提供刚性约束和技术依据。 在湖南省产商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详细解读了食安封签的关键特性,符合标准的封签需外观干净、边缘光滑、无异味无霉变,印刷牢固清晰且标有明确的警告语和安全性说明,不少优质封签还具备防水功能。其核心在于“一次性使用、拆启后无法复原”。 工作人员现场模拟测试流程: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将封签粘贴在垂直钢板上悬挂砝码测试其持粘性;撕除时合格的封签会残留明显胶痕且无法再次粘贴,或需满足特定变形条件(如变形率≥50%),从物理特性上确保消费者能直观判断餐品在配送途中是否被开启或污染。“消费者若发现收到的外卖封签破损或有可疑胶痕,有权拒收或要求商家重新配送。”工作人员提醒道。 为让标准从纸面落到实处,湖南创新推出“三个一”上门服务模式,为商户提供全流程支持。在长沙天心区,市场监管部门将集中培训与实操指导相结合,针对商户遇到的贴签位置、粘性控制等具体问题,现场演示规范操作并答疑。监管人员还化身“食安封签指导员”,带着“一套操作指南、一张公益海报、一批试用封签”组成的工具包,深入商圈门店开展点对点指导,让抽象的规范要求转化为商户熟练掌握的实操技能。 技术赋能也为封签推广注入新动力。湖南打造“相守湘签”宣传平台,通过公众号和小程序实现政策精准推送与政民互动。截至目前,湖南已引导超1300家餐饮商户入驻平台,累计发放免费食安封签40余万张,预计发放总量将突破100万张湖南以食安封签为支点,撬动外卖全链条的安全意识提升。 当食安封签成为商家的操作习惯、骑手的配送准则、消费者的共识的时候,这枚小小的封签将更大可能地守护好广大消费者的“舌尖安全”,更能在便捷与安心之间架起一座消费信任的桥梁,为网络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