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网】湖南张家界:构建信息共享机制 筑牢食品安全链条
近年来,湖南省张家界市市场监管局以保障食用农产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为监管主线,加强与农业农村部门配合协助,构建“制度共建、数据互通、协同共治”的信息共享机制,形成了食用农产品精准监管模式。 部门联动,厘清监管责任 为全面落实国家及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关于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的部署要求,张家界市市场监管局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以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为根本,严查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增强消费者防范意识。 针对食用农产品监管环节多、主体分散的特点,张家界市市场监管局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衔接的通知》,明确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种植养殖环节监管、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市场流通环节监管的职责分工,同时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通过“责任清单+考核导向”,形成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生产端风险监测、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流通端快速检测的协同路径,实现监管资源精准投放。 闭环管理,提高治理效能 该市市场监管部门将每批快检阳性产品追溯信息实时推送给市场开办方、属地市场监管所,由市场开办方督促经营者处置不合格产品、属地市场监管所监督跟进市场方落实情况,问题产品产地追溯信息每月同步推送至农业农村部门,实现了“检测一通报一处置”闭环管理。 此外,为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闭环消除隐患,该局建立了农批市场“双报告”制度,一经发现本地农户菜不合格,必须第一时间同时向市场监管、农业农村部门报告,两部门同时开展核查处置,大幅提高处置效率,有效消除风险隐患。据了解,2025年,相关部门累计通报快检问题产品 76批次,其中2批次涉及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信息经溯源后,农业农村部门迅速启动生产端排查,核实了生产经营情况,有效排除了风险隐患。 严格执法,曝光典型案例 近日,张家界市市场监管局向社会公布了一批典型案例,展现了监管部门对农村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的坚决态度。慈利县赵家岗楠德餐厅因使用过期可乐浓浆制作饮品销售被查,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没收相关食品及违法所得,并处以1.5万元罚款;慈利县金坪丹秀百货商店销售过期方便面、糖果等食品被查,货值78元,监管部门依法没收了全部过期食品;桑植县美吉蛋糕店因使用过期果葡糖浆等食品原料被现场查获,监管部门依法没收过期原料并处以8000元罚款。这些违法案件的查处不仅维护了市场秩序,更彰显了监管部门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决心。从餐饮店到零售商店,从加工原料到成品销售,市场监管部门的严格执法正在织密农村食品安全防护网。 张家界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健全长效机制,强化科技赋能,推动社会共治,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为广大消费者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农村食品消费环境。 (欧阳军 黄萍 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