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解读!9月1日实施,这些变化与你息息相关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 见习记者 李志 电动自行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已成为上下班、接送孩子、购物出行、外卖配送的“刚需伙伴”。然而,其引发的火灾与交通事故也逐年攀升,安全隐患不容忽视。9月1日,新发布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正式实施,这份新规将为千万骑行者拉起怎样的“安全防护网”?7月15日,记者采访湖南省质检院专家,为大家详细解读其中变化。 最高限速25Km/h 前不久,在长沙市天心区城南路上,一位骑手驾驶着车子,极速驶向目的地。行至十字路口时,前方突然闯出一位路人,骑手紧急躲让,由于车速过快,连人带车摔倒在地,所幸未造成人员伤害。 尽管电动自行车实施限速管理,但速度过快导致的交通事故并不少见。“速度越快,刹车距离越长,反应时间越短,事故风险呈几何级上升。”省质检院专家解释。 电动自行车超速行驶的现象屡禁不止,主要原因是电动车电机动力有较大冗余,使得篡改最高车速有了可能。新标准通过新增电动机空载反电动势、电感值差异系数等指标,从源头限制电机最大输出能力,从技术上堵住“超速漏洞”。 同时,考虑到载重爬坡等实际需求,新标准并没有“一刀切”限制动力,而是增加了电动机低速运行时转矩限值指标,确保电机具备短暂地输出较高扭矩能力,轻松应对地下车库斜坡、过街天桥等特殊路况,让安全与实用“两不误”。 防篡改“三重锁” 如何解除电车限速、原装车如何提升动力、想跑80迈不是梦……在某短视频平台上,记者以“电动车+改速”为关键词搜索,随即弹出大量所谓的提速教程。 而现实中,不少电动车企业嘴上喊着“严禁改装”,实际却对经销商的小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电动自行车改装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新标准分别从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个方面提出防篡改要求。如,电池组不准预留扩展接口,杜绝“私加电池”;控制器禁用剪线、跳线改功能,拒绝“电压作弊”;限速器无论独立还是集成,都不能修改限速值,堵住“解码提速”漏洞。 更关键的是,新规推行 “一车一池一充一码”溯源体系,即车、电池、充电器要能一码对应,从技术上大幅提高非法改装门槛,有利于逐步减少乃至杜绝改装行为。“就像给电动自行车办了‘电子身份证’,非法改装一眼就能识破。”专家表示。 防火阻燃“组合拳” 6月1日,长沙市芙蓉区曾家坪社区新合四村c6栋四单元发生一起低速电动车火灾。该电动两轮起火时处于静止状态,起火物为蓄电池,起火原因蓄电池故障(热失控)。 这并非个例。根据调查表明,电动自行车电池是主要的起火源,而起火后电动自行车上的塑料件、织物燃烧释放黑烟是导致人员在密闭空间内伤亡的主要原因。 新国标针对火灾隐患打出“组合拳”:锂电池电压上限锁定60V,通过电池的标志、过充电、过放电、外部短路、热滥用以及针刺测试等项目规定,严格保障电池质量安全;对电动自行车原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规定,加强了材料的安全性能;还限制了电动自行车塑料件的质量占比,鼓励企业使用其他不可燃材料代替塑料。 “根据新标准要求,2025年9月1日以后,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标准要求。”省质检院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电动自行车时要仔细检查所购买车辆的生产日期和铭牌,以确保购买到安全、便利的新国标电动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