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报】长沙多举措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发布时间:2021-09-02 09:26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本报讯 记者陈赛 发自湖南 湖南省长沙市自20159月被列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试点以来,聚焦短板,在智慧监管、农村集体聚餐管理、餐厨垃圾集中收运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创新实践,全市食品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评选出的“十大智慧监管”项目,其中一个就是长沙创新性推出的放心肉智能监管平台。该平台建立大数据分型模型,精确预警销售白板肉的商户和采购白板肉的集团消费客户,实现“机器换人”全天候监管。同时,长沙市还开发与登记系统对接的食品网格化监管系统。为加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长沙市完成25个子系统、353个功能模块程序原型开发,企业数据接入8500家以上。

在餐饮环节,长沙建成“明厨亮灶”3.2万家,其中4256家大型餐饮企业和学校食堂已接入全市远程监管平台;建立健全了农村集体聚餐信息收集、申报备案、现场指导全程管理工作机制,并安排专项经费;积极探索“中央厨房+流动餐车+服务公司”的农村集体聚餐服务模式,引导农村集体聚餐服务走正规化、专业化、公司化经营道路。五年以来,全市培训农村厨师12000余人次,备案指导农村集体聚餐近30万场次,未发生一起较大级别以上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事故。

长沙市大力推动由政府引导、行业协会主导、保险经纪、保险公司参与组建共保体食责险模式,创新提出“区域分保、1+X”推进机制。截至2020年,全市投保食责险单位达2490家,累计投保食责险3169.7万余元,保单保障金额超过89亿元。

在行刑衔接从严处罚方面,长沙还建成全国首个行刑衔接食品检验实验室,建立公安部门食药环侦情报研判中心,并通过建立联席会议、线索通报、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


相关附件: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