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监管报】湖南省长沙县:“减、乘、加”创新监管

发布时间:2021-05-26 08:45 信息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县不断创新监管理念,对重复监管做“减法”、信用监管做“乘法”、底线监管做“加法”,构建新型信用监管体系成绩凸显。

重复监管做“减法”

近年来,随着长沙县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县商事登记主体增幅已经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2020年底全县实有市场主体146976户,监管资源和主体数量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国务院和湖南省、长沙市出台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相关文件的基础上,长沙县政府制定《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方案》,明确23个成员单位,建立长沙县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构建“政府主导、市监部门牵头、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工作机制,完善“一单两库一平台”。

围绕规范工作流程,长沙县在省、市抽查事项清单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52项县级抽查事项清单,在省“双随机”平台录入执法人员661人,各成员单位统一使用省“双随机”平台实施抽查计划,检查结果通过湖南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并归集到企业名下。同时在长沙县政府门户网站设立“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专栏,全面展示全县“双随机”工作动态。

“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全面推进,真正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有效减少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监管问题,形成责任明晰、部门协作、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并为信用监管夯实数据基础。

信用监管做“乘法”

要让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诚信守法经营,还需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夯实信用监管基础、探索信用修复机制。

2020年,长沙县全面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成立市场监管领域信用体系领导小组,出台《市场监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市场监管领域信用承诺管理制度》《信用修复管理制度》等,加快推进对市场监管领域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有效助推市场监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为了推动“企业向政府负责”转变为“企业向社会负责”,使企业增强自觉守法守信意识,主动承担对社会的责任,长沙县认真落实年报信息公示、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等制度,强化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约束。

与此同时,为了增强市场主体信用意识,长沙县力推信用承诺制度。2020年通过“信用长沙”公示信用承诺25052条,并建立考评机制,将履行信用承诺情况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参考。

为更多的优质守信企业服务才是信用监管的目的。长沙县积极探索信用修复机制,鼓励企业通过履行法定义务、开展信用承诺等方式,改正错误,修复信用,以健康状态重新回到市场。2020年共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404户、农民合作社48户、严重违法失信企业150,在“信用长沙”为30户市场主体修复信用。

企业自觉与政府、社会监管相“乘”,得出诚信经营的“积”,助力长沙县营商环境走在由“量变”到“质变”的道路上。

底线监管做“加法”

长沙县依法依规落实监管责任,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对已取消的审批事项没有听之任之,而是严格事中事后监管。特别是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重点领域,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从严监管。

在食品安全领域,督促指导1088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加入长沙市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平台;完成食品监督抽检4532批次,达到4.16批次/千人;快速检测45.72万批次。

在促进药械化安全方面,共检查药品零售企业540家、医疗机构360余家、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60余家,排查隐患44条,下达责令改正37份,查办药械化案件20余起。

在特种设备与安全生产方面,召开 8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检查特种设备重点、一般监管单位671家,排查安全隐患329起,完成隐患治理306起,立案28起。

在加强公平竞争审查监管方面,建立动态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处理投诉举报16764件、接受咨询1767人次,监测户外广告、传统媒体52091条次,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2件,扎实开展无证无照经营专项整治,引导规范办证办照647户、立案查处无照经营案件29起。通过查处整顿,进一步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促进全县市场主体规范守法经营,维护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张登武


相关附件: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