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报】崔向阳团队:18天过审,成果转化装上“加速器”
“直到现在我还不敢相信,这个项目从公示到通过校长办公会审批仅用了18天,即使事前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审批准备,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给我们估算的最快审批时间也在1个月左右。”湖南大学教授崔向阳在带领记者参观项目实验室的时候,不止一次提到这番话。 崔向阳团队主攻的“高效非结构自主CAE软件核心算法、GPU并行计算及优化设计平台”项目是一种工程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工程,支持工程设计中千万自由度以上的多部件、多连接问题的刚强度分析、模态分析、热力耦合分析和非线性分析,能够处理涵盖复杂接触的准静态问题、材料形变及成形问题、大变形接触碰撞冲击动力学问题等,可应用于手机跌落、车身碰撞等大规模接触碰撞问题的工程测试。该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CAE(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国产化完成了基本的技术积累,有望解决国外软件对我国高端设备及军工领域的数值仿真“卡脖子”问题。 据介绍,CAE软件的雏形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于上世纪60年代支持开发的结构分析软件NASTRAN,后被MSC公司买下进行商品化开发;在NASTRAN软件开始进入市场的同一时期,美国ANSYS公司开发了ANSYS软件,这也是当前在我国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CAE软件。国内方面,上世纪70年代末,北京大学在美国SAP软件源码基础上开发了SAP84软件,主要用于土木工程测试,应用领域较窄;后有大连理工大学开发的JIGFEX软件、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开发的HAJIF软件等,这些国产CAE软件在90年代中期的分析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不亚于国外同类产品,但因遭到国外产品的市场挤压而逐渐凋零。 近年来,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很多国内企业开始使用国产软件,国产CAE软件的内需明显增加。比如,华为公司在手机开发过程中的三点弯准静态分析和跌落分析等数值仿真计算方面,此前一直使用的是法国DASSAULT公司运营的ABAQUS软件,但由于华为手机的设计迭代速度很快,ABAQUS软件的计算速度逐渐跟不上;华为公司尝试使用另一款美国软件作为替代,但后来遭遇了软件禁售。在接触了30余家CAE软件开发公司及项目团队后,华为公司发现崔向阳团队的求解器计算精度可达到ABAQUS同等水平,单GPU并行效率接近ABAQUS在96核服务器上的计算效率,部件级求解器通过率可达99%以上。目前,华为公司已与崔向阳团队接洽商业合作。 “市场有需求,科研有方向,加之国内鼓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越来越明朗,我们自然愿意尝试科研项目的商业化落地。”崔向阳表示。 今年4月起,在湖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积极助推下,崔向阳团队展开多轮融资讨论及商务谈判,在崔向阳团队与投资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的当天,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即对拟交易情况进行公示,同步进入校长办公会审批程序,用时18天即完成审批,使得后续的商业化落地进程大幅加快。最终,仅用时约1个月,崔向阳团队即与投资人联合注册成立了湖南迈曦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其“高效非结构自主CAE软件核心算法、GPU并行计算及优化设计平台”项目的20项软件著作权作价2800万元,入股该公司。 在参观采访的过程中,有人调侃道:“崔教授,你们还没搬去新公司就迫不及待穿上公司的文化衫啦?”几个项目成员听到这话只是笑笑,踌躇满志。